褚遂良楷书书法字体
艺术家简介
褚遂良,(596—659),字登善浙江钱塘(今杭州市)人,活动于唐太宗、高宗两代之间,是唐代著名的书法家,当时和欧阳询、虞世南、薛稷并称为“初唐四大家”。褚遂良的楷书,在少年时期得到欧阳询、虞世南的亲授,吸收了两家的长处,后来又学习王羲之,得到王氏书法的精髓,并吸收魏碑和隋代书法的精髓,从前人遗法中脱颖而出,注重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极为重视自我和创新表现,自成一家,形成了纤劲典雅、个性鲜明的艺术风格。
褚遂良楷书书法字体
字体简介
唐代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盛世,在唐太宗等历届帝王重书法的影响下,书法艺术高速发展,一时间名家辈出。如唐代前期的欧阳询、虞世南及后期的颜真卿、柳公权都很有名望,而在他们之间还有一位处于纽带地位的人物——褚遂良,他师出欧、虞,书法风格标新立异,自成一派,影响了后期的颜真卿和柳公权,书风持续发展。欧、虞等书家处于初唐前期,书法更多的是承袭总结隋代书法的阶段;而以颜、柳为代表的是楷书的完善期。欧、虞进入唐代时接近暮年,书法大都已经成形,楷书在此时期结体已基本规范成熟,但在运笔上留下了比较大的发展空间,两人的点画转折都比较平直朴素而缺少起伏变化。到一百多年后的颜柳时代,在结体尤其是笔法上进行了很大的创新,形成了一套完备的法度,书家的情感更生龙活虎的展现在笔墨之间,形成规范。
但世人评论褚遂良的书法时往往脱离了其所处的历史时期,孤立的进行描述,如赞其书法以隶法入楷,或称褚书瘦劲取胜,抑或是晚年书风之“美人婵娟”等等。这些评价都从不同的侧面触及到了褚遂良的书风特色,但如若要触及其书风的本质,则需要关注整个书法发展史及其本人书体的发展,对褚书作综合的考量和分析。
褚遂良的楷书具有行书字体的笔意,行书入楷源于汉末,兴于魏晋,到了隋代已趋于成熟。至唐代,在褚遂良的精湛技艺下,行书入楷已处理得炉火纯青。
理清唐楷的演变过程,有助于我们对褚遂良书法做出进一步的剖析,以褚书为代表的楷书进程是欧虞和颜柳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他继承、发展了隋代楷书的同时又自立门户,引领唐楷的创新新潮流。欣赏褚遂良的楷书作品,我们可以明显的看到其作品中的前后两种不同的风格,前期的《伊阙佛龛碑》和《孟法师碑》书体大致相同,均用方笔,起笔露锋,钩等笔画的收笔直出未回锋,字画提按不明显,保持了欧、虞的书体特色。在风格上,吸取了虞世南楷书的宽绰典雅的结体特点和欧阳询楷书锋利刚劲的运笔特点。同时,将他们瘦长的字形进行了压缩。褚遂良前期的作品不仅残留北碑的影响,而且在运笔和结体上,大量掺入了隶书的体势,但也并非照搬硬套,而是选择性的吸收创新、化为己用。
《房玄龄碑》和《雁塔圣教序》是其晚期的作品,两者一个峻整严饬,一个空灵飞动,在用笔上由以骨取胜的平直的二分笔转向以筋取胜的一、二分笔兼用,笔画起伏多姿,跌宕有致,曲笔兼用,表现出强烈的节奏感。颜真卿曾请教褚遂良用笔,褚回答用笔应当像“印印泥”。用这几字来形容褚书的沉着峻拔、凝重深厚非常恰当。褚书的新规范一出,天下竞相学仿,成为一时风尚。直到武周极盛时期,虽然褚遂良人已过世,官爵也被剥夺,但其书名不减,并以其率直骾亮的人品和遒媚飘逸的书品被后人传颂,褚遂良的唐之“广大教化主”的地位也被越来越多人肯定。
- 向下:苏新诗柳楷繁体字体(2021/6/17)